
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刚刚发布之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北京三达经济技术合作开发中心、北京神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军工文化》杂志共同承办的2017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高峰论坛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得到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以及各大军工集团的大力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景辉,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司德鹏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此次论坛由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北京神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军工文化》杂志主编姚远主持。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沈阳市人民政府、军方、军工集团、民参军企业等单位领导和专家以及各高校、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紧紧围绕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融合、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军民互动等关键问题,聚焦政策、资源、技术、资金、资质等现实问题,开展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本次论坛报告嘉宾阵容强大、覆盖面广、学术性强、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空装北京军代局空军军通局高级会计师、全军军事代表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全军装备采购管理专家咨询组专家、全国工商联军民融合研究专家组成员、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专家谭云刚全面系统地讲解了近几年制定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措施,指出了在实施这些国家战略历史进程中,给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少将总结了我国卫星通信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索了中国卫星通信军民融合的可能途径。军地专家郭瑞鹏教授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紧紧把握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前布局、主动谋划,是民参军的关键。
航空工业和核工业都是典型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在技术、人员、设施、服务、市场渠道等方面可实现高度共享,具有产业链条长、技术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等特点。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产业拓展部部长助理孙毓魁重点梳理了总结了航空工业在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实践,解析了航空工业如何以“双创平台”的建设,加强军民融合的顶层谋划和整体规划,推动创新创业落地,助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来自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军民融合产业合作专业委员会的胡燕副秘书长指出,核工业军民融合产业市场发展前景诱人,随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不断成熟和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核电产业保持良好景气度,未来3年每年投资将达1200亿元。
军民融合不仅是产业融合、产品融合、技术融合,而且也是资本融合、区域经济融合等多方面的融合。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行行长张仕才表示,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通过自身金融服务优势和丰富的金融业务、产品手段与政府财政资金、民营资本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军民融合投入力度,在信贷政策、专项授权、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出系统安排,主动对接军民融合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和相关重大项目,并为其提供能够充分介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全流程的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深度金融服务支持。
取得军工资质认证是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必要的“通行证”,民营企业参与军品市场根据所承担的任务不同,需具备的条件也不同。来自军民互动(北京)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蔡旭伟介绍“四证”、“军队物资供应商库”的必要性及要求,并为民营企业参军所应该具备的条件进行了答疑解惑。
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也将对辽宁省军工开放、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达到促进辽宁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的,本次论坛还特别增加了企业走访环节,以促进军民互动和对接。